第1615章 佛跳墻(二)
關燈
小
中
大
“做佛跳墻,首先要對食材進行發制。這些食材的發制時間有長有短,所以咱們要分開進行。”
田承潤對著鏡頭說了之後,然後開始對食材進行發制。
他首先發的是海參和魚翅,這兩者泡發比較耗費時間,而且每隔幾小時就要換一次水,比較覆雜。
兩天後,當海參已經發制到一半的時候,田承潤開始發制魚唇魚肚香菇以及蹄筋等食材。
魚唇這道食材,從字面上來說是魚的嘴唇,但實際上,確實鯊魚的軟骨。
一般是小鯊魚的脊骨,或者大鯊魚的尾骨。
有時候尾骨太靠後,和鯊魚的尾鰭連在一起,這種食材被稱為唇包翅。
也就是說,魚唇中包裹著魚翅,這種食材就比較難得了,往往第一時間就被人收藏起來,屬於拿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的食材。
魚唇和魚肚的發制,一般的做法就是清水浸泡加蒸制。
這樣反覆幾次之後,兩者就能發開。
至於蹄筋,這個就稍微覆雜一點了,因為蹄筋需要用油發。
所謂的蹄筋,就是豬羊牛等動物蹄子中的那根筋,啃豬蹄的時候,能夠吃到豬蹄中間有根比鉛筆略細的筋,這就是蹄筋。
動物的四肢都有蹄筋,不過入菜的話,一般都會選用後蹄筋。
因為不管什麽動物,後腿的支撐力更強,骨頭更粗,所以蹄筋的個頭也更大,也更加密實。
這樣的蹄筋,吃起來也更加完美。
而在所有動物中,一般都是以鹿筋為貴。
主要是鹿的活動量大,生長慢,蹄筋的口感更好。
今天徐拙和田承潤用的也是鹿蹄筋,不過這蹄筋不是從野生鹿身上獲取的,而是養殖場產出的。
畢竟,現在的野生動物都受保護,可不能亂吃。
蹄筋有點幹癟,呈細長狀。
田承潤把鍋架在竈上,往鍋裏倒入一些花生油,然後將準備好的蹄筋放進鍋裏。
做完這些之後,他將竈上的火打開,並且調成小火。
油發食材,一定要在油溫沒上來時候就放進鍋裏,而且還要開小火,這樣油溫上來的比較慢,蹄筋才能被油徹底浸透。
要是開大火的話,或許蹄筋的外表已經炸焦了,裏面還有硬芯呢。
“用油發蹄筋的時候,火候是關鍵。
整個發制過程,鍋裏的油溫都不能超過五成,而且時間一定要盡可能的長,最少也得十五分鐘,這樣才能把蹄筋徹底浸透。
要是蹄筋的個頭夠大的話,時間還得繼續延長。”
徐拙因為掌握了A級技法,對這些倒是很懂。
油發蹄筋的過程,其實就是一個把鍋裏的油緩慢加熱的過程。
五成熱是終點,所以加熱的速度要慢,不然鍋裏的蹄筋酒會被炸得外皮變酥或者上色,影響最終的成品。
油發的方式,說白了其實就跟炸蝦片一樣。
只不過相對於下鍋就膨脹的蝦片,蹄筋漲發的過程比較緩慢,而且沒有那麽劇烈而已。
等鍋裏的油熱之後,田承潤拿著勺子,慢慢在鍋裏攪動起來。
這樣做,是為了讓鍋裏的蹄筋受熱更加均勻,這樣發制得才會更好,吃起來口感更加勻實,而且也不會有硬芯出現。
十分鐘後,鍋裏的油溫差不多已經有四成熱了。
田承潤拿著勺子,不慌不忙的從旁邊開著的水管下的盆裏,舀出一勺清水,然後澆在了油鍋裏。
“滋啦~”
鍋裏的油溫雖然不高,但冷不丁澆進一些冷水之後,依然劇烈的沸騰起來。
這一手媽見打的操作,把沒有任何防備的徐拙嚇了一跳。
他是真沒想到,居然還能這麽玩。
“油鍋裏加水,能夠有效的降低鍋裏的油溫,同時也能讓發制出來的蹄筋表面不會變色。
而且這麽用水激一下之後,水分能隨著油脂深入到蹄筋中,能夠加速蹄筋的發制,讓蹄筋發制得更加徹底和均勻。”
徐拙看著鍋裏還在四處飛濺的熱油,心裏很是感慨。
這真是一道完全不適合家庭制作的菜品。
別的不說,光這個往油鍋裏加水的操作,在家裏就沒法進行。
等鍋裏的油不再迸濺的時候,蹄筋也差不多已經發制到位。
這些蹄筋從原本硬梆梆的小木條一樣的狀態,體積膨脹了好幾倍,而且也變得Q彈起來。
田承潤把蹄筋從油鍋裏撈出來之後,直接放進了清水盆裏,繼續浸泡發制。
“要泡到明天,然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操作。”
佛跳墻這道菜很有意思,所有的食材,都要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烹制,烹制好之後,再一塊兒放入壇子裏,加入濃湯進行最後的煨制。
這些食材的準備過程全都需要拍到,畢竟是為了宣傳閩菜嘛,同時也為了給廣大網友們看看,佛跳墻這道菜究竟是怎麽樣的。
通過這個視頻,就能看出網上那些幾十上百塊一份的所謂正宗佛跳墻,有多大水分了。
拍完蹄筋之後,徐拙和幾位攝像師商量成片的事兒。
這些素材綜合在一起,就算剪輯得再簡單,成片至少也得二十五分鐘以上。
假如後面的特寫稍微多點的話,那半個小時肯定是包不住的。
估計得四十分鐘上下。
這麽長的視頻,做成一個片肯定是不行的。
因為美食類的視頻,一般都是十分鐘內的短視頻。
現在的人耐心比較差,只有比較短的視頻,他們才看得進去。
要是長了的話,就算拍得再精彩也沒用。
畢竟現在的年輕人,都信奉“太長不看”這一觀點。
所以徐拙跟他們商量了一下,先把準備食材的過程剪輯一下放出來。
當然了,也不是全部放,主要放那些平時不怎麽能見到的食材的視頻,比如蹄筋之類的。
至於常見的肉類,比如肘子排骨什麽的,這些就完全沒必要了。
這些食材準備得差不多的時候,田承潤就帶著徐拙開始熬做佛跳墻用的濃湯。
佛跳墻用的濃湯,行業中也叫金湯。
在閩菜體系中,有一湯十變的說法。
所謂的一湯十變,指的就是熬湯的時候,先用食材熬成奶白色的濃湯,然後再用福建老酒,把白湯變成清湯。
然後再用清湯去熬煮新的食材,最後形成一種金湯的效果。
一鍋湯有多種變化,閩菜中稱之為一湯十變。
聽完田承潤的解釋,徐拙呆楞楞的說道:“這麽說來,網上那些所謂的佛跳墻教程都是錯的了?他們都是熬一鍋濃湯就完事了,根本沒這麽多流程。”
田承潤嘆了口氣:“所以我才想跟你把這道菜原原本本的拍攝出來,免得廣大網友們被不正宗不傳統的做法給徹底帶偏。”
說完這些之後,他開始教徐拙熬湯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田承潤對著鏡頭說了之後,然後開始對食材進行發制。
他首先發的是海參和魚翅,這兩者泡發比較耗費時間,而且每隔幾小時就要換一次水,比較覆雜。
兩天後,當海參已經發制到一半的時候,田承潤開始發制魚唇魚肚香菇以及蹄筋等食材。
魚唇這道食材,從字面上來說是魚的嘴唇,但實際上,確實鯊魚的軟骨。
一般是小鯊魚的脊骨,或者大鯊魚的尾骨。
有時候尾骨太靠後,和鯊魚的尾鰭連在一起,這種食材被稱為唇包翅。
也就是說,魚唇中包裹著魚翅,這種食材就比較難得了,往往第一時間就被人收藏起來,屬於拿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的食材。
魚唇和魚肚的發制,一般的做法就是清水浸泡加蒸制。
這樣反覆幾次之後,兩者就能發開。
至於蹄筋,這個就稍微覆雜一點了,因為蹄筋需要用油發。
所謂的蹄筋,就是豬羊牛等動物蹄子中的那根筋,啃豬蹄的時候,能夠吃到豬蹄中間有根比鉛筆略細的筋,這就是蹄筋。
動物的四肢都有蹄筋,不過入菜的話,一般都會選用後蹄筋。
因為不管什麽動物,後腿的支撐力更強,骨頭更粗,所以蹄筋的個頭也更大,也更加密實。
這樣的蹄筋,吃起來也更加完美。
而在所有動物中,一般都是以鹿筋為貴。
主要是鹿的活動量大,生長慢,蹄筋的口感更好。
今天徐拙和田承潤用的也是鹿蹄筋,不過這蹄筋不是從野生鹿身上獲取的,而是養殖場產出的。
畢竟,現在的野生動物都受保護,可不能亂吃。
蹄筋有點幹癟,呈細長狀。
田承潤把鍋架在竈上,往鍋裏倒入一些花生油,然後將準備好的蹄筋放進鍋裏。
做完這些之後,他將竈上的火打開,並且調成小火。
油發食材,一定要在油溫沒上來時候就放進鍋裏,而且還要開小火,這樣油溫上來的比較慢,蹄筋才能被油徹底浸透。
要是開大火的話,或許蹄筋的外表已經炸焦了,裏面還有硬芯呢。
“用油發蹄筋的時候,火候是關鍵。
整個發制過程,鍋裏的油溫都不能超過五成,而且時間一定要盡可能的長,最少也得十五分鐘,這樣才能把蹄筋徹底浸透。
要是蹄筋的個頭夠大的話,時間還得繼續延長。”
徐拙因為掌握了A級技法,對這些倒是很懂。
油發蹄筋的過程,其實就是一個把鍋裏的油緩慢加熱的過程。
五成熱是終點,所以加熱的速度要慢,不然鍋裏的蹄筋酒會被炸得外皮變酥或者上色,影響最終的成品。
油發的方式,說白了其實就跟炸蝦片一樣。
只不過相對於下鍋就膨脹的蝦片,蹄筋漲發的過程比較緩慢,而且沒有那麽劇烈而已。
等鍋裏的油熱之後,田承潤拿著勺子,慢慢在鍋裏攪動起來。
這樣做,是為了讓鍋裏的蹄筋受熱更加均勻,這樣發制得才會更好,吃起來口感更加勻實,而且也不會有硬芯出現。
十分鐘後,鍋裏的油溫差不多已經有四成熱了。
田承潤拿著勺子,不慌不忙的從旁邊開著的水管下的盆裏,舀出一勺清水,然後澆在了油鍋裏。
“滋啦~”
鍋裏的油溫雖然不高,但冷不丁澆進一些冷水之後,依然劇烈的沸騰起來。
這一手媽見打的操作,把沒有任何防備的徐拙嚇了一跳。
他是真沒想到,居然還能這麽玩。
“油鍋裏加水,能夠有效的降低鍋裏的油溫,同時也能讓發制出來的蹄筋表面不會變色。
而且這麽用水激一下之後,水分能隨著油脂深入到蹄筋中,能夠加速蹄筋的發制,讓蹄筋發制得更加徹底和均勻。”
徐拙看著鍋裏還在四處飛濺的熱油,心裏很是感慨。
這真是一道完全不適合家庭制作的菜品。
別的不說,光這個往油鍋裏加水的操作,在家裏就沒法進行。
等鍋裏的油不再迸濺的時候,蹄筋也差不多已經發制到位。
這些蹄筋從原本硬梆梆的小木條一樣的狀態,體積膨脹了好幾倍,而且也變得Q彈起來。
田承潤把蹄筋從油鍋裏撈出來之後,直接放進了清水盆裏,繼續浸泡發制。
“要泡到明天,然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操作。”
佛跳墻這道菜很有意思,所有的食材,都要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烹制,烹制好之後,再一塊兒放入壇子裏,加入濃湯進行最後的煨制。
這些食材的準備過程全都需要拍到,畢竟是為了宣傳閩菜嘛,同時也為了給廣大網友們看看,佛跳墻這道菜究竟是怎麽樣的。
通過這個視頻,就能看出網上那些幾十上百塊一份的所謂正宗佛跳墻,有多大水分了。
拍完蹄筋之後,徐拙和幾位攝像師商量成片的事兒。
這些素材綜合在一起,就算剪輯得再簡單,成片至少也得二十五分鐘以上。
假如後面的特寫稍微多點的話,那半個小時肯定是包不住的。
估計得四十分鐘上下。
這麽長的視頻,做成一個片肯定是不行的。
因為美食類的視頻,一般都是十分鐘內的短視頻。
現在的人耐心比較差,只有比較短的視頻,他們才看得進去。
要是長了的話,就算拍得再精彩也沒用。
畢竟現在的年輕人,都信奉“太長不看”這一觀點。
所以徐拙跟他們商量了一下,先把準備食材的過程剪輯一下放出來。
當然了,也不是全部放,主要放那些平時不怎麽能見到的食材的視頻,比如蹄筋之類的。
至於常見的肉類,比如肘子排骨什麽的,這些就完全沒必要了。
這些食材準備得差不多的時候,田承潤就帶著徐拙開始熬做佛跳墻用的濃湯。
佛跳墻用的濃湯,行業中也叫金湯。
在閩菜體系中,有一湯十變的說法。
所謂的一湯十變,指的就是熬湯的時候,先用食材熬成奶白色的濃湯,然後再用福建老酒,把白湯變成清湯。
然後再用清湯去熬煮新的食材,最後形成一種金湯的效果。
一鍋湯有多種變化,閩菜中稱之為一湯十變。
聽完田承潤的解釋,徐拙呆楞楞的說道:“這麽說來,網上那些所謂的佛跳墻教程都是錯的了?他們都是熬一鍋濃湯就完事了,根本沒這麽多流程。”
田承潤嘆了口氣:“所以我才想跟你把這道菜原原本本的拍攝出來,免得廣大網友們被不正宗不傳統的做法給徹底帶偏。”
說完這些之後,他開始教徐拙熬湯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